11月21日晚,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關工委城區中小學“家長學校”集中講座在縣影劇院舉行,在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1000余名家長聚精會神。“這場講座太精彩了。”縣法院法官張榮輝聆聽講座后激動地說。
2017年以來,銅鼓縣關工委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在全縣各中、小學校創建了“家長學校”,旨在向廣大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向家長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對未成年人實施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促進“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構架的完善。全縣縣鄉(鎮)兩級關工委負責聘請老師,選擇教材,確定課題。村關工委和所在學校負責落實教室和組織青少年家長(或監護人)聽課。“家長學校”均達到“七有”,即:有家長學校標志、有教學機構、有固定教學場所、有教學計劃和安排、有專兼職教師隊伍、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有健全的管理檔案(臺賬)。各“家長學校”根據家長的類別進行分類指導,因需施教。按照教學內容通俗化、教學方法大眾化、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活動社會化、教學管理規范化的標準,扎實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今年下半年,縣關工委組織全縣專家,赴全縣各鄉鎮、社區巡回進行家風家教講座,總計10場,3000多位家長現場聆聽。今年溫泉鎮關工委組織鎮關工委人員、學校老師、村民代表等分五批赴廣州參加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學習;全鎮中小學先后舉行了“如何防溺水”“遠離毒品擁有健康生活”“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等講座。
銅鼓縣關工委以農村黨員活動室和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為基礎,在全縣建立一百所青少年之家。通過“農家書屋”和“遠教小屋”將“青少年之家”建設成為農民工子女愛心之家、成才之家、文娛之家和信息網絡之家,拓展服務青少年陣地,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此外,該縣積極培育“青少年之家”輔導隊伍,安排具有輔導經驗的黨員定期為青少年開展講座;利用暑期、寒假大學生返鄉期間,免費輔導貧困家庭子女;挖掘村(社區)內退休教師和文藝骨干,并聯合轄區內中小學青年教師志愿者,組建一支由黨員、大學生志愿者、退休教師、在職青年教師組成的“青少年之家”志愿輔導隊伍。(張敏) |